升降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升降机厂家
热门搜索:
成功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功案例

机械-林纸联合是重塑我国造纸工业的金牌战略(一)

发布时间:2021-10-26 10:36:42 阅读: 来源:升降机厂家

加入WTO以后,面对“洋浆”、“洋纸”的冲击,我国纸业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。林纸结合,加快纸业改革,既有益于纸业的发展,又有益于拉动造林绿化事业,这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林纸业发展的一定趋势。 1、我国造纸业现状分析 1. 纸及纸板的国内生产量和产品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造纸业发展迅猛,纸与纸板产量由1980年的534万吨发展到1999年的2900万吨,增长约5.5倍,位居美国和日本以后哪些情况可进行行政强拆,成为世界第3大造纸国。特别是在1995年,我国的纸和纸板产量增长创造了历史记录,比1994年增长30%。进入"95"时期,由于国内强行关闭小纸厂(大约4000家)和受"洋纸"冲击的影响,纸和纸板产量进入低速平缓增长时间,以致在1996年出现了负增长。但纵观我国纸与纸板生产的增长速度,90年代年均增长8.67%土地被强拆怎么赔偿,仍然高于世界年均3.2%增长率约5.5个百分点,令人注视。 我国纸及纸板产品产量增长迅速,但良好产品比例低。我国纸业产品的品种约600余种,是发达国家生产纸种的1半。其中,低档纸产品占60%,中档产品20%,高级产品占20%。我国纸产品主要为4大类:印刷书写纸、包装纸及纸板、生活用纸、新闻纸。据资料,在1995~1997年3年中,纸和纸板产量平均比例为1.1:1。机制纸中,印刷书写纸占纸与纸板产量的15.10%,包装纸占5.93%,生活用纸占5.88%,新闻纸占2.98%;机制纸板中,工业配套纸板占纸及纸板产量的2.51%,包装纸板占43.29%,其他纸板占1.59%。 1998年,世界的纸及纸板生产结构为:新闻纸占12.09%,印刷书写纸占29.9%,卫生纸占5.2%,包装纸及其他纸占10.4%,纸板占42.3%。相比之下,我国纸及纸板生产结构中,新闻纸、印刷书写纸的产量所占比重较小,以1997年为例,分别比世界平均水平(1998年)低9.42和17.55个百分点。 2. 纸及纸板的国内消费量和消费结构 纸与纸板的社会需求量是随着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增长而稳定增长的,2者之间有着10分密切的关系。专家们分析,人均GDP为500~15000美元是造纸业高速增长时间,"95"末期我国人均GDP已到达800美元,进入了纸与纸板消费的快速发展时期。 目前,世界纸及纸板的消费,主要分为5大类:新闻纸(约占12.7%)、印刷书写纸(约占29.4%)、卫生纸(约占5.2%)、纸板(约占42.3%)、包装纸及其他(约占10.4%)。与之比较,我国的印刷书写纸、卫生纸、纸板和包装及其他纸的消费比例大体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,而新闻纸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。我国新闻纸在1990~1997年平均只占纸与纸板消费量的3.34%,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,我国新闻纸消费增长潜力很大。 最近几年来,我国纸及纸板的消费结构产生明显变化,高级纸需求增加,如书写印刷纸中的高级铜板纸、纸板中的白纸板和涂白纸板消费量、消费比重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同类产品,草浆低档纸用量逐年减少。 3.纸及纸板的进出口贸易 近10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进1步提高,我国自行生产的纸品难以满足纸品消费的需要,纸品进口不断增长,而出口范围基本保持在25~30万吨之间。1999年纸与纸板进口量比1990年增长6.8倍,进口量呈明显的递增趋势,国内市场对进口纸及纸板的消费依存度不断提高。以1999年为例,在国内纸及纸板的消费中,进口纸品几近占到5分之1。 从以上对纸品进出口及进口依存度的分析来看关于拆迁该怎么办,中国造纸业已显现出国际化趋势,从消费而言,"洋纸"已占国内市场近5分之1;从资金投入的情况来看,"95"前3年,基建、技改项目共投资270亿元人民币,其中来自国外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5分之4。应当说,中国造纸业在加入WTO之前,已提早经历了考验。 2、我国造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纸业是1个具有技术和资金密集、要求范围效益等特点,而且受资源束缚比较强的行业。加入WTO后,与现代国际纸业比较,分析我国造纸业的发展,不论是技术或资金的含量,还是原料和产品的结构,企业的范围效益,都有很大的差距。 1.技术结构不公道   现代造纸工业的投资集中使用在设备的购置方面,所以其自动化程度高于1般制造业,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。但目前我国的造纸行业,主要技术装备大部分是70年代之前的水平,技术装备陈腐、水平落后,现代技术含量很低。 2.资金投入不足 现代造纸工业每百元产值占用固定资产相当于冶金、石油、化工等行业的水平。每万吨纸浆产出1般投资人民币约1.2~2.0亿元,每万吨纸及纸板产出1般投资人民币约1.0~1.2亿元。据资料,目前,我国每万吨漂白浆产出需要投入人民币1.5亿元,每万吨本质浆产出需要投入人民币1.1亿元;每万吨漂白浆纸制品产出需要投入人民币2亿元,每万吨本质浆纸制品产出需要投入人民币1.5亿元。但多年来,我国造纸业1直被列为轻工日用消费品的工业范畴,不是国家资金重点投入的行业,加上造纸行业本身筹资能力差,融资渠道单1,导致建国以来造纸业资金投入匮乏。 3.行业集中度低 从绝对集中度和集中系数来看,我国造纸行业的集中度较低。根据1999年《中国造纸年鉴》中的数据分析,我国造纸行业前4家企业的产量集中度为2.44%,企业数集中度为0.42%,都远远低于50%的临界点。说明我国造纸工业是1个集中度不高、范围差异大的行业。 4.企业范围不经济 现代造纸业具有显著的范围经济特点。由于造纸工业设备投入大,固定本钱高,只有企业到达了1定范围,才能降落本钱、增强竞争能力。目前,全国造纸企业约有5000家,企业平均范围年产约6500吨,只相当于世界造纸企业平均年产4万吨范围的6分之1 。范围太小、结构雷同的状态导致了中国造纸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比较差。 5. 原料结构不公道 专家指出,制约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瓶颈是原料结构极不公道。造纸工业,对纤维来源的依赖性极高。世界纸业强国如美国、加拿大、芬兰等95%以上采取木浆造纸,而我国造纸企业大都以麦草和废纸为主要原料。以1998年为例,我国造纸业的主要纤维原料中,草浆等非木浆占纸浆消耗总量的48.2%;其次是废纸浆,占34.4%(其中国产废纸浆28.5%,进口废纸浆5.9%);木浆占14.6%,其中国产木浆仅占6.1%。从1985年到1998年国产木浆仅增长了19.4%,而进口纸浆增长了3.15倍。实践证明,以非木材纤维为主的原料结构,是造成我国造纸企业平均范围太小、技术装备落后、产品档次低、污染严重、竞争力弱的根本缘由。 6. 产品品种少,质量差 我国纸业产品品种少,唯1600余种,为纸业强国的1/2,而且以中低档产品为主,占产品总量的80%,高级产品的消费,如新闻纸、铜版纸和白纸板等主要依赖进口。 7. 污染严重,治理难 废水污染是纸业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方面。根据1999年环境统计公报,我国县及县以上造纸及纸制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0亿吨,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15.6%;排放的废水中,化学耗氧量(COD)为295.9万吨,约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43.5%,足见我国造纸工业对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。由于治理本钱大,小型企业不愿也无力承担。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重要问题。 综上所述,我国造纸工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,有专家将其概括为"3个结构(原料结构、企业结构、产品结构)不公道和两个难点(污染治理难、资金张罗难)"。究其缘由,原料和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,纤维原料结构不公道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,由此带来了企业范围结构、技术结构、产品结构和环境污染问题;资金投入少,造成了竞争力弱、行业发展后劲不足。